本公司专业代理自贸区公司注册,有偿提供虚拟注册地址,收费合理,专业高效!诚信可靠!注册热线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针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办企业,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工商登记政策解读。
一、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据介绍,除法律、行政法规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另有规定的外,其他公司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试行认缴登记制后,工商部门登记公司注册资本,不登记公司实收资本。
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规定;并不再限制首次出资额及比例、货币出资比例、出资期限。
该条措施实现了投资者一元注册资本设立公司的愿望,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有利于改善试验区投资环境,激发公司制企业的发展新活力。
二、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
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企业登记前置许可事项外,试验区企业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
据市工商局介绍,如企业需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的,可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经营项目属于企业登记前置许可事项的,在取得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后向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其他经营项目,则需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向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相关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然后才能开展该项目经营活动。
先照后证登记制的试行将帮助企业先获得主体资格,再凭营业执照申请营业资格,有效解决长久以来困扰企业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这一措施将有利于审批难的困局,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扎实推动各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试行年度报告公示制
试验区内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市工商局表示,企业应当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企业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工商部门将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记载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企业。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公示制度,将有效还原登记功能的本来面目,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信息公开机制,成为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四、试行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
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是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项重要试验内容。
市工商局表示,《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已不再将外商投资广告企业作为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因此取消对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的限制是大势所趋。作为一次转变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上海自贸区将试行外商投资企业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全面放开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的准入限制,对申请经营广告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取消对投资方主体资格、广告经营业绩的条件限制,取消投资方成立和运营的年限要求、取消外商投资广告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在注册资本和广告业绩方面的要求。在办理时,将试验区内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的项目审批和设立分支机构的审批改为备案制。
五、授予试验区工商部门外资登记管理权
试验区设立后工商部门将调整机构设置,将现有的综保分局翻牌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局。实现区内事、区内办,方便试验区企业办理登记手续。
同时,结合一口受理工作机制的需求,国家工商总局授予试验区工商部门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由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局负责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上海市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即试验区管委会)审批(备案)的外商投资企业。
六、试验区内实行企业设立一口受理
为方便试验区申请对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试验区内将试行企业设立一口受理。一口受理是指由工商部门统一接收工商、试验区管委会(即经授权的外资审批或备案部门)、质监和税务部门的申请材料,通过部门间内部流转完成审批或备案流程,再由一口受理窗口统一向申请人发放各类审批结果文书或证照。
市工商局表示,企业可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或在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提交申请,各相关职能部门对登记申请进行审查,其中工商部门在3个工作日做出登记决定。质监、税务部门自工商部门做出核准决定之日起1个工作日核发证照。
由此,内资企业及属于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列表(负面清单)外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在4个工作日内领取到包括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在内的各类证照。